符文战场规则
掌握《符文战场》的完整规则,从卡组构筑到战斗机制,包括入门规则、核心规则、卡牌QA说明、卡牌错误勘误QA、最新裁判案例
战斗
移动行动完成后,进行清理,发生清理时,若结算链上没有任何效果,且同一片战场中同时存在两位敌对玩家控制的单位,便会触发战斗。
- 如果同一片战场中同时存在两名敌对玩家控制的单位,但战斗步骤尚未启动,则该战斗视为待发生状态。
- 如果同时有多片战场存在两名敌对玩家控制的单位,则由回合玩家决定先对哪场战斗进行结算。
- 如果待发生战斗在战斗步骤开始前便不再处于待发生状态,则不会进行结算或执行。
战斗仅会在两名(且只有两名)玩家控制的单位之间发生。
- 在超过两名玩家的游戏模式中,如果某一处战场中没有玩家控制的常驻牌,且该战场中存在待发生的战斗或进行中的战斗,则该战场对于该玩家控制的单位来说,在所有类型的移动中(无论是否为标准移动)均视为无效的终点位置。
- 在超过两名玩家的游戏模式中,对未涉及该战斗的玩家而言,存在待发生战斗或进行中战斗的战场均属于无效位置,无论使用什么办法,都无法将任何单位打出至该位置。
- 如果某效果要求将单位打出至存在待发生战斗或进行中战斗的战场,且打出单位的控制者未参与相应战 斗,则改为将该单位打出至其控制者的基地。
- 相应效果若提到“此处”,则其指代的位置改为控制者的基地——即该单位打出的位置。如果此动作导致后 续效果失效,则将其视为该效果的目标指定失败而导致的失效。
如果有某个选择导致超过两名玩家同时进入一场战斗,则该行动被视为无效,无法完成。
战斗步骤
步骤1:法术对决步骤
- 确立谁是进攻方,谁是防守方。
- 所控制单位导致战场进入争夺状态的玩家,即进攻方。该玩家此时获得“进攻方”身份。
- 法术对决开始时,这名玩家获得焦点。
- 未导致战场进入争夺状态的玩家,即防守方。该玩家此时获得“防守方”身份。
-战场处于争夺状态时,该战场上由进攻方控制的单位,此时获得“进攻方”身份。
- 在此之后,如果进攻方控制的单位出现在该战场,则该单位将在导致其出现的行动之 后的清理阶段获得“进攻方”身份。 -战场处于争夺状态时,该战场上由防守方控制的单位,此时获得“防守方”身份。
- 在此之后,如果防守方控制的单位出现在该战场,则该单位将在导致其出现的行动之 后的清理阶段获得“防守方”身份。
- 所控制单位导致战场进入争夺状态的玩家,即进攻方。该玩家此时获得“进攻方”身份。
- 如果确立进攻方和防守方的过程导致触发式技能变为待处理状态,则对初始结算链上的效果进行确认。
- 拥有焦点的进攻方玩家首先将触发式技能放入结算链,随后由所有非防守方玩家按照回合顺序 依次放入,最后轮到防守方玩家。
- 如果创建初始结算链,则进入闭环状态。
- 否则,法术对决照常保持开环状态,继续进行。
- 玩家可以照常继续执行结算链上的任何行动。
- 如果存在初始结算链,当其结算完毕后,焦点不会转移。
步骤2:战斗伤害步骤
-
法术对决关闭时,进攻方和防守方依据当前的战力,对受到进攻的战场结算战斗伤害。
- 只有当进攻方和防守方皆有单位存留在该位置时,战斗伤害步骤才会发生。
- 如果到此步骤,进攻方单位和防守方单位都未留存在战场,则跳过战斗伤害步骤。
- 只有当进攻方和防守方皆有单位存留在该位置时,战斗伤害步骤才会发生。
-
计算所有进攻方单位的战力之和。
-
计算所有防守方单位的战力之和。
-
从进攻方开始,每名玩家将等同于其战力总和的伤害量分配给对方的单位。 -分配伤害并非造成伤害。
-
当所有伤害分配完毕后,这些伤害将同时造成。这两个行动并非同义词。
-
技能或效果可能会影响伤害的分配顺序。提示:致命伤害是指等同于或超过单位战力的非零伤 害。
-
在其它单位承担伤害之前,必须先向一个单位分配可以将其摧毁的致命伤害。
举例:如果玩家有5点伤害要分配给四名战力为3的单位,不可选择将2点伤害分 配给其中一名单位,再向其余3名单位各分配1点伤害。必须将至少3点伤害分配给 其中一名单位,再将剩余的2点伤害分配给另一名单位。
-
在尚有其他单位可供分配伤害时,为一个单位所分配的伤害不得超过其致命伤害所需的最小 值。
-
如果可以,玩家必须遵守关于伤害分配的所有要求和限制。
举例:一名玩家正在为以下单位分配伤害:一个带有[壁垒]技能(“我在战斗中首先承 担伤害。”)的单位、凯特琳 守望者(“我在战斗中最后承担伤害”),还有另一个没 有任何技能的单位。该玩家必须先将战斗伤害分配给具有[壁垒]技能的单位,然后是 没有该技能的单位,最后才是凯特琳。
-
如果多个单位的技能或效果要求玩家以相同的优先级为其分配伤害,则玩家可以任意顺序为这 些单位分配伤害。
举例:一名玩家正在为以下单位分配伤害:两个带有壁垒属性(“我在战斗中首先承 担伤害。”)的单位和一个没有任何技能的单位。该玩家选择其中一个带有壁垒属性的 单位,为其分配战斗伤害。随后,该玩家必须先将剩余的伤害分配给另一个带有壁垒 属性的单位,之后才轮到没有技能的单位。
-
如果应用于一名单位的一个或多个技能或效果对其伤害分配方式提出了相互排斥的要求,则分 配伤害的玩家在分配伤害时,只需选择应用其中一个技能即可。
举例:“凯特琳 - 守望者”(“我在战斗中最后承担伤害”)获得了壁垒技能(“我在战斗 中首先承担伤害”)。一名玩家正在为这名带有壁垒的凯特琳和另外两名没有技能的单 位分配伤害。该玩家无法同时满足凯特琳的两项伤害要求,因此其可以选择:要么最 先为凯特琳分配伤害,以满足壁垒的要求;要么最后为她分配伤害,以满足凯特琳卡 面上的要求。该玩家不能选择在为另外两个单位分配伤害的间隙为凯特琳分配伤害, 因为这么做将无法满足其中任何一项要求。
-
如果存在多个适用此情况的单位,则需对每个单位进行单独处理。分配伤害的玩家选择要应用 哪个技能或效果,然后对该次分配进行结算。如果此举导致多个单位必须以相同的优先级承担 伤害,则在该优先级下,可以照常按任意顺序为这些单位分配伤害。
举例:两张“凯特琳 - 守望者”(“我在战斗中最后承担伤害”)获得了壁垒技能(“我在 战斗中首先承担伤害”)。为这两名凯特琳和一名无技能单位分配伤害的玩家,可以选 择在为另一单位分配伤害前,先为两名凯特琳都分配伤害,以此来满足她们的壁垒要 求。
-
如果一个单位无法被造成伤害,则任何伤害量都不会被视为致命伤害。此类单位不受任何强制 伤害分配规则的约束。
举例:“凯隐 -巨镰奔扬”的效果为“在本回合内,如果我移动了两次,则我免疫伤害。” 当凯隐无法承受伤害时,在战斗中分配致命伤害时可以将其忽略。
-
-
对每个单位造成等同于其分配数额的伤害。
步骤3:结算步骤
进行一次战斗清理。
-
启动一次特殊清理。
- 插入“2a.清除所有单位的所有标记伤害。”
- 插入“2b.如果战场上仍有防守方单位留存,则将所有该战场的进攻方单位召回。”
- 插入“2c.移除所有单位和玩家的进攻方与防守方身份。”
-
清除该战场的争夺状态。
- 无论战斗结果如何,清除争夺状态。
-
如果仍有任何单位留存在该战场上,且其控制者尚未控制该战场,则该玩家确立对该战场的控制权。
- 如果该玩家本回合尚未通过该战场得分,则此行动将视为一次征服。
- 该玩家不必是导致该战场进入争夺状态的玩家。
问:如果战斗中双方的总战力相等,会发生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将分别对对方造成等同于该处所有单位总战力的伤害,最终导致双方所有单位被摧毁。没有 单位能够留存下来控制战场,因此战场变为开放状态,且无人获得分数。
问:如果双方都有单位在战斗中存活(依靠凯隐的技能或眩晕效果),会发生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仍将按照正常流程给对方分配伤害(被眩晕的单位无法造成伤害)。如果单位受到的伤害等 于或大于其战力,该单位仍然会被摧毁(除非该单位无法被摧毁——比如凯隐的技能)。在这之后,如果双方都 有单位留存在战场上,剩余的进攻方单位将被召回基地,防守方则保持对战场的控制(但无法得分)。
问:在战斗中受到伤害的单位能否移除伤害?可以的话,在什么时候进行移除?
所有位置的单位都会在每次战斗结束时、以及每个回合结束时移除伤害。也就是说,如果单位在双方分配伤害后 存活下来,则在战斗结束时,将该单位受到的所有伤害清零。